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23日 来源:管理员
立即收藏
注意力多动障碍(ADHD)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神经发育障碍,以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及冲动行为为核心症状。近年来,随着研究的深入,营养素与ADHD之间的复杂联系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焦点,多项研究表明特定营养素的缺乏或失衡,可能在ADHD的发生发展及症状表现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临床研究数据为营养素与ADHD的关联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根据《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杂志》2023年发表的一项覆盖全球1500例ADHD患者和1200例健康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显示,ADHD患者群体中,铁元素缺乏率达47%,锌缺乏比例为39%,ω-3多不饱和脂肪酸不足比例更是高达55%。这些营养素的缺乏,与患者特殊的饮食偏好、肠道吸收功能异常以及疾病引发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。
从神经生物学机制来看,营养素通过多途径影响ADHD病理过程。铁元素作为多巴胺β-羟化酶的关键组成部分,直接参与多巴胺的合成与代谢。《柳叶刀・儿童青少年健康》的研究证实,铁缺乏会显著降低多巴胺合成效率,干扰神经信号在大脑奖赏系统和注意力调控区域的传递,从而加重注意力涣散与多动症状。锌元素则在调节谷氨酸能和γ-氨基丁酸能神经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,其缺乏会打破神经系统的兴奋-抑制平衡,导致患者出现行为控制障碍。
ω-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二十碳五烯酸(EPA)和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,作为神经细胞膜的关键成分,对维持神经信号传导的稳定性至关重要。《分子精神病学》的荟萃分析指出,补充ω-3脂肪酸可改善ADHD患者的执行功能,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调节神经炎症、增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。此外,维生素D通过其受体(VDR)参与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,临床研究发现,维生素D缺乏的ADH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普遍更高。
在ADHD的综合管理体系中,营养素补充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。康福奇M1+M2(ComforKids-M1/M2)神经营养素组合方案,通过科学搭配多种矿物质、ω-3脂肪酸及维生素,为ADHD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框架。需要明确的是,营养素补充需在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,不可替代规范的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措施。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,基于个体营养状态的精准干预策略,或将为ADHD的防治开辟新路径。
点击查看原文